4月15日,由莫干山研究院、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2018春季莫干山会议在北京召开。莫干山研究院院长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曹文炼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、副主任陈清泰,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,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、莫干山研究院名誉院长孔丹,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前名誉会长高尚全等75位深谙国企国资改革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,就“新时代下的中国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路径”展开共商研讨。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、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出席会议并作精彩发言。
各位领导、各位来宾、同志们:
大家好!今天非常高兴参加2018年春季莫干山会议,我代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预祝本次会议顺利召开。
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,莫干山会议在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是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当年在会上讨论的价格双轨制、企业自负盈亏等问题,对我国今后的国企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,今天会议以“深化国企改革和发展混合所有制”为主题,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。结合会议主题,我与大家交流三个观点。
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活力来源于市场化改革
目前,国有企业的资产大部分在上市公司,其中央企70%左右的资产是在上市公司。国有企业上市后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,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。正因为这样的变化,给国有企业带来了活力和动力,促使企业快速发展。现在看国有企业,我们首先要看到这些年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。
社会上对国企存在两种看法:一种看法认为,国企发展得益于垄断地位和政府的照顾。其实大多数国企并非垄断企业,而是处于竞争领域,现在划分为商业一类企业,这些企业能够快速发展,主要是由于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发挥了作用。另一种看法认为,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方法照样能管好国企。事实上国企采用市场化的管理方法才有了今天的成绩,“此国企非彼国企”,虽然同样是国企,但今天的国企和改革前的国企体制与制度已完全不同。
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在于引入市场机制
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,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,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。国有经济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中,如果单独以国有企业的形态参与市场竞争,显然已不太适合。在混合所有制经济里,国有资本以股权的形式、企业以有限公司的形式进行公平竞争,就比较容易被市场接受。
国有经济正是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方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。混合所有制能够解决以前单纯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、虚位等问题。国有企业上市后,变成混合所有制企业,效率通常都不错;而那些没有上市、保留下来单纯的国有企业,往往效率不高。原因就在于企业上市之后,企业要接受公众股东的市场监督,相比而言,这样的企业往往做得会比较好。
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提出,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实行企业员工持股、职业经理人等这些改革。也就是说,在混合所有制企业里,可以推行员工持股、职业经理人制度等等,用混合所有制引人市场机制。现在国资委开展的员工持股试点,前提是在混合所有制企业才能做。
国企改革的核心是建立有效机制
华为最近发展得比较好是因为建立了员工共享机制,这也引发我们很多新的思考,国企改革的核心是要解决好利益分配机制的问题。改革之初,针对平均主义,我们通过“破三铁”,解决了“大锅饭”的问题。之后出现的承包责任制,开始触及利润分配机制的问题,再后来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,也曾设立过上市公司的职工股。可惜,这些改革遇到问题时就都停滞了。
如今我国进入新时代,人们生活水平都比较富裕,在这样一个科技时代、智能化时代,我们改革的动力是什么,我们的目标是什么,这些都是国企改革需要回答的问题。我觉得答案应该是国有企业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他们希望在国有企业工作也能够买得起住房,收入能够进入中产阶层,这种愿望不应该只能在华为等民营企业平台实现,在中国建材这样的国企平台也应该能实现,企业应该成为既为国家也为员工创富的平台。
过去国企改革是解决“干多干少一个样、干与不干一个样”的问题,讲的是多劳多得、奖勤罚懒。而现在国企要通过改革,使得企业员工通过智慧和劳动付出,能够实现均富、共富,能够创富,否则就会出现大量中青年企业干部、技术骨干等优秀人才流失的情况。在四十年国企工作经历中,我深知利益分配机制对大家的重要性。
现在进入高技术的时代,人力资本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本。过去企业分配中往往不包含人力资本,在资产负债表里也无法体现人力资本,现在我们应该认真考虑。前几天我在给相关领导汇报时讲到超额利润分红权,大家对此非常感兴趣,其实就是企业把超额的利润分一部分给职工,采用税前成本列支,虽说叫分红,但实际还是成本。社会上有些人认为,利润都是所有者的,凭什么要分给大家,听到员工分红心里就很紧张。这也反映出在当今国企改革中,分享机制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中国建材集团非常重视专利和创新,目前拥有一万多项专利。作为一名国企科研技术人员,发明专利后,这个专利和他自己是否有关系?以前大多数企业认为没有关系,觉得那是国家投资的成果,科技人员只是一名普通劳动者。但问题是,有的劳动者虽然努力了,但一项专利也没获得;而有的劳动者很快就能发明十多项专利,这些专利又为企业创造了巨大效益,如果一点收益都不给他分配,恐怕也有问题。
华为之所以有强大的凝聚力,实现快速发展,就在于有良好的共享机制,人的知识、经验、能力等人力资本能够参与分配。法国50%以上的企业都有员工持股,日本企业基本也是人人持股,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还要积极探索。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确定探索员工持股,要求必须用现金持股,好像只有这样做才公平,试点企业的数量控制得又特别严格。
员工持股试点应扩大规模推行。现金持股不应是唯一选项,应把国企干部员工的知识水平、能力贡献、企业年功等人力资本列入考虑,使其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,这样就能够留住国有企业优秀的干部员工。创业就是大家一起干事,干事成功后可以一起分享成果。国企改革如果没有创新,不建立共享机制,还继续沿用过去的思路,那么一些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就可能会流失,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迫切和严峻的问题。
改革就是要结合实际,就是要针对问题,就是要收到效果。如果不解决实际问题,如果员工的工作热情没有点燃,改革就很难成功。实际上,改革的核心是利益分配,就是要告诉干部员工,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可以取得更多收获。这样大家的工作才有动力,有了动力企业就能焕发活力,进而获得快速发展,国家股东就会有更多收益。表面看来是给大家分了红,其实国家股东分得会更多。
2003年,中国建材集团在所属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(合肥院)做了6家员工持股企业,员工持股30%,合肥院持股70%,这些年企业一直发展得很好,就是因为建立了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。曾有相关政府部门问到,“为什么员工持股一年的分配这么多,如果他把钱存在银行才有多少?”我讲到,“员工持股公司70%的资本归合肥院,也就是归国家,员工持股才30%,他们拿多了,国家获得的自然会更多。”
国企改革我们还存在很多实际问题,莫干山会议是一个闭门会议,希望大家结合实际,针对问题,很好地深入研究,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。今天就讲这么多,最后祝会议圆满成功!
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