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文化

企业形象 企业价值观 规划发展 经营理念 职工园地

职工园地

钓鱼——原北京总队退休职工徐崇正地勘往事回忆录

发布日期:2025-08-19  来源:徐崇正

钓鱼是一项非常好的休闲运动,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。钓鱼前的准备工作,绑钓钩,制作线组、调漂,都需要动手动脑。去野外垂钓,无论骑自行车、步行或乘车都要有一定的运动量。河边、湖边一般都植有树木,加上水和阳光,这三种物质形成了丰富的负氧离子,对人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。当你在聚精会神垂钓时,什么烦恼都扔到脑后了。尤其是中鱼后,人与鱼相持、博弈后获得了胜利,此时的感觉太美妙了。

1964年到山西省灵石县做石膏矿产资源勘探,汾河流经该县,第一年没有带钓具,第二年这时汾河的水已经很少了,我尝试钓了一次,一无所获。听当地老乡说,沿河的小造纸厂向汾河里排放了大量的污水,造成了汾河严重的污染,致使河中的鱼虾和一切生物都灭绝了。

1967年到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二夭沟地区,做云母矿产资源勘察、勘探。距离驻地大约20多里有一处至今也不知名称的堰塞湖,该湖为两山夹一水,水面虽然不宽,但是非常长,湖水很清澈而且非常深。第一次在这个湖上钓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我当时使用的钓具是一根四节对插的3米6竹节钓竿,两付拉砣,使用蚯蚓做钓饵。我随便选了个地方,也没有打窝子,一根竿两付拉砣下水之后,很快就有了动静。从此钓竿经常是两个钩都中鱼,拉砣的铃铛声更是响个不停,忙的我手忙脚乱。多半天的功夫钓上了20多条都是清一色20公分长的鲫鱼。我当时用了一个装衬衫的玻璃纸包装袋当鱼护(那时侯还没有塑料袋一说),就在我收竿之后,拿起放在水边的玻璃纸袋时,一是鱼太多,二是袋里有一些水,玻璃纸袋不堪重负,底下一下子被撑开了,哗啦一下所有的鱼都放了生。同事Z会修自行车,他把单位的一辆破自行车修理好了,之后我经常骑车带着他一起去钓鱼,每次都有很多鱼获。回到驻地,晚饭后开始收拾鱼,宿舍的每个人都有任务,去食堂要来酱油、醋、盐和葱姜蒜,去女同事处要来点红糖,有白酒的贡献出白酒。一个多小时后,煤油炉上鱼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宿舍,只见这些馋鬼,一个个举着叉子拿着饭盒,急不可迫的等着吃鱼。Z喊道:“一人一条鱼,把鱼汤给我留下。”我知道第二天鱼汤煮挂面,又是一顿美餐。野外工作和生活很艰苦,但是苦中作乐,体现了地质勘探队员的乐观精神。

第二年转移到了大西沟工地。我们的驻地在大山沟中一处平台上,前不着村后不着店,孤伶伶四排土坯房。没有电,没有书,没有报,没有一切娱乐活动,强烈的钓鱼念头让我铤而走险,翻山越岭,独自一个人去重温钓鱼的旧梦。大西沟距离钓鱼的地方大约有四、五十里路,虽然有断断续续的小道,可是我从来没走过。一个星期天的早上,我翻过长满荒草、灌木丛的山脊,穿越一条山沟,路过一处坟地,新埋的坟头前还插着招魂幡。后边的路就好走多了,又到了我熟悉的湖边,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舒畅起来。就在我忘情的沉浸在钓鱼的欢快之中,突然发现天色暗了下来,原来是太阳落山了。在山区有这样一个常识,只要太阳一落山,天很快就要黑了,我赶紧收拾东西往回返,已经晚了,没走多远天就黑了,幸亏天上有微弱的星光,依稀能辨认出回去的小路。墓地新埋坟头前的招魂幡在夜风中飘着,穿过了山沟,一切似乎很顺利,没想到在翻越山脊时找不到上山的路了,这时我的心里有些慌乱,我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。经过短暂的思考,如果绕行,路程太远半夜也回不到驻地,而且道路同样不熟悉。最后决定趟着齐腰深茂密的荒草和灌木丛往上攀爬。我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走,一边用钓竿拍打着前方的灌木,突然惊起的飞禽(野鸡、沙鸡)吓得我魂飞魄散,汗毛都竖起来了,一身的热汗变成了冷汗。其实惊动的野兽、蛇蝎在草丛灌木丛里,我看不见罢了。经过艰难的攀爬,终于爬到了山脊,往下一看,远处有微弱的灯光,那是驻地的灯光,此时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下来。当我回到驻地后,同事们纷纷问道,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,一个人天黑地暗,荒山野岭,万一碰上毒蛇猛兽多危险。现在回想起来,当时一是凭着年轻气盛,二是有着丰富的野外工作和生活经验,另外运气好没有碰到猛兽,(当地确实有狼)否则也不会化险为夷。

回到北京之后,工作繁忙,钓鱼的机会不多。不过只要有机会我是不会放过的。

1976年为勘察建筑用沙,在怀柔水库上游测量库底剖面,特地从陶然亭公园借了一条手划小船。闲暇时在绿水青山,碧波荡漾的湖中泛舟垂钓,就像画中的景致一样,美妙极了。当时我们一行人吃住就在水库管理处,一日晚饭后到大坝上去遛弯,看到泄洪闸里有鱼,我马上回宿舍拿来钓竿,换上长线,一会儿就钓上20多条白鲢鱼。泄洪闸这个地方禁止钓鱼,大牌子就竖在旁边,水库的工作人员看到我们钓鱼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加干涉,我们也很知趣,钓了一会就收竿了。第二天地质组老J到集市又买回20条鱼,借用水库管理处职工家属的锅灶,炖了一大锅白鲢鱼,又买来白酒,大家兴高采烈地聚了一次餐。

1996年我光荣的退休了,退休之后我花了一千多元购置了全套的钓具,其中包括六根3米6的海竿及鱼轮,从3米6至7米2四根玻璃钢钓竿,(当时碳素鱼竿还未普及,只偶见从韩国、日本带回的碳素竿)以及架杆、抄网,各种型号的鱼钩、鱼线等。若干年后淘汰了玻璃钢鱼竿,又购置了多支碳素鱼竿。

我钓鱼纯属休闲,一般都是午睡后到附近的河、湖钓到天黑,回家正好吃晚饭。我从不去收费的鱼塘钓鱼,因为我觉得到那种地方钓鱼显示不出自己的钓技。我有过一回钓了50多斤、都是五六十公分长大鲤鱼的记录,也偶尔有白板的时候。一般来说总是有所收获,后来老伴不让把鱼拿回家了,钓上来的鱼不是给旁边的钓友,要不就是放生了。高英培说的相声《钓鱼》里有这么一句话;“闭眼也能拿百八十条”,我在燕莎商城附近的亮马河上,用当时的新钓法【空钩沾粉】加七星漂,从下午两点多到六点多钟,四个小时里钓上八九十条小白条鱼,给同事喂乌龟用。

近年来,一是年纪大了,力不从心了,二是城里可垂钓地方越来越少了,钓鱼的机会也就少了。不过钓鱼这项休闲运动仍然是我的最爱。

京ICP备17050213号-1 版权所有: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

本网站及网站声明,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。
任何有关本网站和网站声明的争议,应由地勘中心住所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。